後防疫時代來臨,除了啟動解封後的新生活,宅經濟也持續發酵,社區公設利用率也大增。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目前首購市場與換屋市場成為兩大主流,房市開始「M型化」走向,28坪以下的兩房小宅,和48坪以上的大三~四房產品互有不同客群,儘管市場需求變化,但未來兩年的後防疫新生活階段,建商推新案時,都會強化社區貼心服務與公設餐飲規劃,來符合購屋者在比較CP值時的設定條件。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後防疫期旅遊回溫,賞屋人潮快速回流,各國量化寬鬆策及央行大幅降息的支撐下,不動產的高保值性能,持續吸引剛性需求族群進場,隨著家庭結構改變,不婚單身族及晚婚族,喜歡多位姊妹淘相約同住,生活彼此有照應,這群單身族躍上自住購屋市場的主力客群,建商最近推新案不僅重新配置房間數,更強化公共設施的多元性,精準行銷給主力客層。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年輕人結婚年齡愈來愈晚,108年台灣男生平均初婚年齡為32.5歲;女生為30. 2歲,30歲以上大齡單身者比例愈來愈高,加上外漂就業情形普遍,獨居已經不再是老人的代名詞。另根據統計,近10年來(2010-2019)全台房屋戶數由793.7萬戶成長為883.2萬戶,增加戶數為89.5萬戶,其中,增幅最高即是單身人口居住的一人戶,累計增加66.9萬戶,佔74.7%,呼應近年小宅熱銷的市況。
一人宅比重的提高,坪數及房數需求也明顯降低,107年全台房屋移轉每戶平均樓地板面積33.1坪;108年降為32.5坪。尤其以2019年第4季全台交易狀況,25坪以下小宅去年銷售約11.47萬戶,達總成交41.6%。其中,雙北、桃園、台中等四都,25坪以下小宅交易占比都超過4成,而15~25坪共1.1萬件,占比28%,不僅成為六都的都會區獨有現象,且愈往北愈明顯!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說,都會區單身宅愈來愈普遍,除了講求居家有限坪數的坪效之外,其實對於長期一個人過日子的單身男女而言,在忙碌且高壓的工作之餘,最渴望是下班不用再到處覓外食或自己回家動手煮料理,若是回到社區,就能有人提供熱騰騰的簡餐或輕食等餐飲服務,加上健身房、圖書室設備,讓他們吃過晚餐稍作休息之後,就可在社區內運動紓壓,或喝個茶飲充電,就像住在五星級飯店的休閒生活,所以建商近年來在打造小品豪宅產品時,在規劃社區機能及公共設施也開始講究起來。

領先市場,早一步設想到住戶的需求,鄉林推出的豪宅社區早在20年前就主打飯店式管理,提供住戶管家等級服務,房子需要打掃可以預約清潔管家,而社區更配置有餐廰和專屬廚師搭配物業管理,肚子餓了不需要叫外送;就算有朋友或家人來拜訪也沒問題。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說,台中屋齡超過14年的「鄉林夏都」、「鄉林君悅」,一開始即以「酒店式公寓」作定位,因此除了商務與健身中心、SPA會館之外,也特別規劃「輕食咖啡餐廳」及「日本料理餐廰」,所以吸引很多投資客買來租給外商白領階級。
鄉林建設更在近年「鄉林總裁行館」與「鄉林皇居」以及新北的「鄉林淳青」及「鄉林山海滙」,社區附設的社區宴會廳、輕食吧與餐廳,提供內部餐飲與宴客需求,都獲得住戶好評,至今超過15年仍穩定經營,隨時有社區秘書提供社區住戶餐飲或下午茶服務。
經歷這一波肺炎疫情衝擊,很多台商及企業家都深深感受台灣是最安全的地方,因此重新作資產佈局及配置,越來越多台商與企業家紛紛加碼不動產投資及置產,隨著台灣在疫情的逐步解封,但歷經近半年的居家防疫習慣後,因此到各新建案賞屋時,不免重視規劃社區機能及設施完整性的考慮。
以「鄉林山海滙」的山滙集來說,坪數多是50-60坪,因此主力客層是鎖定購買第二屋休閒宅的高端企業主,而且因應企業主休閒度假用餐、宴客需求,山滙集110戶配置了二位廚師,供應鐵板燒、火鍋和簡餐之外,還有私家桌宴「手路菜」,緊抓住戶們的胃,住戶只要在社區宴會廳就能宴請親友,大力推崇鄉林的公設太好用。
附表:近十年家戶結構人數比較表 單位:萬戶
年別 | 總戶數 | 1人家戶 | 2人家戶 | 3人家戶 | 4人家戶 | 5人以上及共同事業戶 |
2010 | 793.7 | 228.5 | 150.2 | 144.2 | 134.2 | 136.6 |
2011 | 805.7 | 236.3 | 154.3 | 147.0 | 134.5 | 133.6 |
2012 | 818.6 | 245.4 | 157.9 | 149.6 | 134.6 | 131.1 |
2013 | 828.6 | 253.1 | 160.9 | 151.3 | 134.1 | 129.2 |
2014 | 838.2 | 261.0 | 163.5 | 152.6 | 133.4 | 127.7 |
2015 | 846.8 | 267.6 | 165.9 | 154.0 | 133.1 | 126.2 |
2016 | 856.1 | 274.7 | 168.8 | 155.5 | 132.6 | 124.5 |
2017 | 864.9 | 281.5 | 171.9 | 157.1 | 132.0 | 122.4 |
2018 | 873.4 | 287.7 | 175.5 | 158.7 | 131.4 | 120.1 |
2019 | 883.2 | 295.4 | 179.1 | 160.4 | 130.8 | 1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