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鎰:北、中、高2018在上升軌道各求表現,小宅與豪宅M型化更明顯
全國商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天在「2018不動產的新型態與新思維」記者會分析北、中、高2018房市都在上揚軌道上,各求表現,且受肥咖條款影響,都會區的小宅與豪宅市場M型化更明顯。為避免年底七合一選舉干擾房市,多數建商在上半年應會大舉推案搶市。他預估2018全台推案總量將再成長15至21%,可望破9000億元,回到2010年的推案水準,呈現「價穩、量增」格局。
回顧過去一年全球經濟,賴正鎰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一年來,提高民眾收入、全面降稅和帶動內需成長,獎勵企業海外獲利匯回,使美國市場活絡,帶動全球經濟成長。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2017經濟成長可達2.7%,2018到2019年更可達2.9%。
全球經濟景氣好轉帶動去年的房市表現,英國《2017年全球城市住宅房價報告》,歐美房產投資漲幅明顯,房價指數上漲約6%。國際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表的2017年Q3「全球房價指數」排行榜,位居榜首的冰島房價年增20.4%,較上季漲3.6%;排第二的香港房價年增17.5%,較上季漲1.7%,而中國大陸從前年的12名降至19名,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大陸房價年增率應為6.5%,可見就算祭出最嚴格的限價限購等宏觀調控、持續收緊措施,仍難擋房價上揚。
再看台灣房市,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去年前三季買賣成交的住宅商品類別,雙北、台中三都25坪以下都約有47%,在交易市場約佔一半,可見小宅十分熱賣。而25-45坪的商品,在新北市佔了43%,但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三都,約佔38%。在大坪數豪宅部分,雙北55坪以上僅佔9-12%,台中約為16%,高雄卻佔了23%,比例略高,這是因為南部較喜歡大坪數、透天厝,與低總價的關係。
在房價方面,依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六都在去年Q2住宅買賣平均總價為1001.3萬元,較前年同期小跌0.69%,但比同年Q1增1.23%;而六都之中「房價回溫最快」的是首善之區的台北市,均價達2,024.3萬元,較前年同期成長3.01%,顯見房價築底回穩。
再從買賣區域分析,新北市去年不動產移轉熱區前三名是新莊、淡水及板橋,合佔新北市總交易量36%。再看台中,捷運綠線將完工,沿線的北屯區、北區、南屯區紅不讓,北屯區前11個月成交戶數5338棟(戶)數,佔全台中市15%以上。而高雄去年前11月交易前三區為鳳山、三民和楠梓區,其中鳳山區前11月交易棟數5082棟(戶),佔全高雄市總交易量的16.3%,而華鳳特區是近二年新興的首購交易熱區。
賴正鎰根據去年市場表現推估分析,今年北、中、高各有新趨勢,像是雙北推案產品,受到少子化與總價效益影響,小宅比例可望拉高到5成5。大台中受鐵路高架化及捷運綠線即將完工通車,軌道沿線暢旺,將成熱門推案區,可望再推升台中房價。大高雄推案持續往新興蛋白區擴展,比如大寮、仁武、橋頭與岡山,受益捷運與快速道路交通便捷與人口紅利,成為買賣交易量成長最快的區域,房價可望再補漲,蛋白區每坪均價有機會突破20萬元。
他說,北中南三大都會區將以18至25坪兩房小宅為主力,而豪宅市場今年將有新表現,豪宅以地段、設計個案較易獲企業主青睞,價格將會止跌回升,而小宅則以交通條件決定勝出機會,受到肥咖條款影響,企業主置產避稅,加速去化豪宅市場,將使小宅與豪宅M型化現象加劇。
另據營建署與六都不動產開發公會資料統計,2016年受房地合一稅等影響價量表現,但去年全台推案量約7455億,成長25.7%,推案總戶數50754戶(附圖二)也成長38.9%。六都預售新推案戶數43,765戶、較前年成長39.4%(附表)。去年推案型態多屬首購型中小坪數,單價親民,總銷金額6667.9億元、比前年同期增加27.3%(附圖一),預估今年全台推案總額將再成長15-21%,有機會突破9000億元,推案戶數達6萬戶,回到8年前(2010)的推案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