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家戶人口持續下滑影響消費購屋行為

預售屋「客變」需求增,三房併二房、衛浴更衣空間Up、E化需求提高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今天指出,針對購買預售住宅客戶消費行為的研究發現,因應少子化,多數購屋者捨棄成屋買預售屋、量身客製,有的人要求變更設計,打掉隔間牆,增設更衣室或加大起居空間;而高行動網路盛行改變生活習慣,連陽台都要求增設電源插座,甚至插座要有USB孔,以滿足E化生活需求。以鄉林山海滙來說,就有超過四成客戶要求「客變」,希望打造最符合需求的自家環境。 

台灣家戶人口數逐年下降,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80年時家戶人口數平均值約4人(3.94人),當時公寓大廈四房產品蔚為主流;20年後到了民國100年,家戶平均人口數變成3.29人,103年還維持三人以上為3.15人、但去(104)年家戶平均人口數,已下修為2.77人。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家戶人口在過去20餘年間大幅改變,影響所及,連消費者的購屋行為也跟著改變,購屋坪數大小或因個人預算條件而有不同,但不論房子大小,在空間格局上,朝向「房間數少」、「高複合功能」、「生活休閒化」的趨勢發展。 

除了地段之外,舒適與高機能性是首要考量,相對之下,對建商而言,如何設計出符合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智慧型生活空間,在房市景氣不明時期更攸關個案銷售業績。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俗稱小家庭的核心家庭,雖然普遍佔家庭居住型態比重最高,但從平均家戶人口2.77人、家戶成年人口2.25人的數據可以窺知,單身(親)家庭及僅有夫婦二人的頂客家庭年增率也愈來愈高。 

相較之下,因就業人口集中在大都會區,三代同堂大家庭比例逐年下降,反應在居住需求上,雖然三房仍是主流,但許多購屋者覺得房間數不需要那麼多,在購買預售屋之初,早就決定變更原來房間配置成大二房;開放式起居室無論是用餐、閱讀區、音響室或收納空間都更符合需要。 

鄉林建設副總經理林昌智指出,家庭人口數銳減,明顯影響消費者的購屋選擇,愈來愈多客戶會要求減少房間數,以增加個人化空間。 

預售建案客製個性化、格局簡單化,強調休閒情趣,成了時下居家生活的主流,極簡的生活空間,少了隔間牆,增加活動空間,就連生活型態也和過去大不相同,進了房門就沒有門的開放感、浴室比房間大、兼具泡茶、喝咖啡、觀景的大陽台等規劃特色就是針對當今家庭人口簡單、講究生活品味的需求而來,普遍受到消費者青睞。 

以正在結構中的淡水紅樹林「鄉林山海滙」來說,其中「海滙」棟預計106年9月交屋,四房59坪的房子,原始規劃設計是一間大主臥及三間次臥,但約有四成以上的客人會要求改成二間大主臥及一間閱讀室或音響室或收藏室、甚至也有部分長期旅外或外國籍的客戶,因為習慣休閒式大開放空間以吻合紅樹林附近得天獨厚的依山傍水景觀,乾脆把四房合併空間成為二房者也大有人在。 

林昌智說,「鄉林山海滙」客戶,不少是長期往返海外與台灣兩地,即使是首購型住戶,室內面積原本就不大,但在空間隔局上也有同樣的需求。原本規劃成標準三房,但因為許多年輕夫妻不打算生小孩或只有一個小孩,因此將原本主臥的浴室加大。 

住戶希望主臥配備按摩大浴缸、淋浴花灑,兩套洗臉檯;另隔出一間半開放式的和室或書房或個人工作室、更衣室,這種變更格局的比例,因個案客層屬性不同,但一般約有五成左右的消費者會要求變更格局,這也是他們捨棄新成屋來購買預售建案的主因,更能量身貼近客製化需求。 他表示,E化生活離不開手機和電腦,在廚房烹飪的主婦隨時也要滑一下平板電腦接收資訊、坐在陽台上喝杯咖啡手機也不離手,針對電源高度需求,鄉林預售各建案也重新配置整合插座功能,增加USB孔,讓住戶的智慧生活不斷電、生活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