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台北房市信心回溫

預期北市房價下檔空間有限

新保值型買家成為近一個月來房市主力客層 在資金行情帶動、股市築底、科技業紛紛取消無薪休假、兩岸觀光熱潮啟動等利多激勵下,台北市新成屋及預售市場在最近一個月來,已出現具實力的「新保值型買家」的購屋客,這類消費者鎖定總價3000~4000萬元的新成屋或預售案積極介入,預期北市房價下檔空間有間,房市信心已出現回穩跡象。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最近針對台北市三十七個新成屋及預售建案進行調查發現,各案場的開價,與去年上半年的高檔比較,多向下修正10~20%;若消費者購屋意願強烈,業者還會有議價空間。也因此自今年3月以來,以保值型買家為主的來客量明顯增加,較2月以前增加二成以上,至於預售個案來客也倍增,人氣浮現為市場信心加溫。

根據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調查發現,自去年520之後到今年2月,房市不僅投資客完全退場,連自住型買家也裹足不前。為了刺激買氣,業者在開價部分,普遍向下修正10%~20%。以信義區為例,下修後每坪開價約100~120萬元間;天母地區開價約在85~90萬元間;士林地區約50~70萬元;北投區約40~50萬元左右,文山區約35~45萬元間。

從今年3月份以來,無論是新成屋或是預售案接待中心,來客與成交率均大幅增加,目前房市主力以「新保值型買家」為主,他們看屋的標的多是總價在3000~4000萬元間,地點好、過去銷售成數在七、八成以上的新成屋或預售案。 「新保值型買家」可分二種,一種是在去年金融海嘯風暴中沒有受傷的高所得者,他們看準資金行情將帶動房、股二市反彈,加上台灣科技業紛紛取消無薪休假、兩岸觀光熱潮已經啟動,加上台北市精華區土地長期仍是供不應求,認為目前房市已接近谷底,再下跌的空間有限,但未來漲幅遠大於可預期的跌幅,因而搶先進場擇優佈局。

另一種則是去年以前已經進場購屋,且實力雄厚的自用型買家,這類消費者見房價下跌,打算再添購一戶,一來可以攤低成本,二來可以保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日後一旦房市復甦,不論將這戶多買的房子出租、出售皆可獲利。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二月,房市購屋主力客多為預算在1,500萬元以內的自用型消費者。最

近一個月來新成屋及預售市場來客「質」與「量」的改變,說明房市的消費信心有回穩跡象。因為敢買三、四千萬房子的客層,屬於中高所得的消費者,他們對市場資訊掌握度高,對景氣動向敏銳;過去半年來台股屢經利空測試不跌,最近幾處商用不動產標售,吸引財團投標興趣,加上台灣出口跌幅縮小、外資由匯出台灣轉為匯入台灣等種種基本面的改善,已經大大沖淡房市悲觀氣氛,他們認為未來即使房價再下修,頂多也只有一至二成的空間,但未來增值獲利空間卻是在五、六成以上,因而勇於在現階段進場卡位。

根據鄉林不動產研究室統計,大台北地區現階段新成屋及預售案場以大安區、文山區推案最多,其次是士林區、南港區及北投區。因為來客量及願意出價的買家增多,從3月以後成交率開始回升,其中新成屋部分成交率較今年二月以前增加為二成以上;預售屋成交率也增加了一成。此外,在去年曾經上門看過房子的熟客再回來詢問的情形也相當普遍,賴正鎰說,在金融風暴過後,此類保值型買家購屋更為理性謹慎,因此「個案表現」也成當前大台北房市另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