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陸資來台、外資匯入、股市反彈、低利率、通膨疑慮等因素激勵,今年房市呈現審慎樂觀走勢,第二季推案量將比首季增約兩成,下半年推案量保守估計會比上半年的1,280億元增逾三成、而達1,700億元左右。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說,商用不動產會是下波市場焦點,一改多年來住宅產品一枝獨秀的現象,包括多家上市櫃公司都已將商用不動產列為下半年推案重點,推案金額上看500至650億元、占總銷量三成以上,將是台灣房市十餘年來所僅見。
賴正鎰表示,這波房市最大動能來自開放陸資來台投資,所帶動的陸資和外資群聚效應。目前,包括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等多家陸資企業已在台北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大陸中鋼公司、聯想電腦等則進駐101大樓,這些龍頭企業陸續登台設點,勢將帶動更多陸企「錢」進台灣,掀起商用不動產需求。
內政部配合開放陸資政策,已通過修改相關規定,陸資企業法人及自然人在台灣購買不動產者,停留期間決由目前每次十天、全年不超過一個月,大幅放寬為不限次數、一年最多可停留四個月,陸企負責人年滿18歲子女也可以申請來台就學,這將進一步提高陸資來台購置不動產的意願。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統計,台灣地區預售屋推案量從97年第三季急速下滑,第四季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而落至谷底,今(98)年首季持續築底,第二季則明顯好轉。價格方面,新成屋、中古屋的行情已經止跌,預售屋也呈現穩健走勢。
今年首季推案583.4億元,與去年第四季584億元相當;第二季在開放陸資、股市大漲等利多帶動下走出陰霾,依台北縣市、台中縣市、台南縣市及高雄市等都會區預售資料推估,第二季推案規模近700億元、比首季成長約二成,上半年推案合計約1,280億元。
另依內政部統計,房屋因買賣移轉登記棟(戶)數在去年8月跌破單月3萬棟,經過八個月盤整,今年4月重新站回3萬棟之上,顯示不動產市場築底告一段落。95年,房屋買賣移轉登記寫下45萬棟的高點,96年減為41.46萬棟,97年再降至37.93萬棟,今年前四個月為9.93萬棟、比去年同期減少23.85%。
賴正鎰說,以去年下半年房屋買賣移轉16.83萬棟、平均每月2.8萬棟來看,今年下半年的買賣移轉登記棟數將會成長。因為,房價下修到一個程度,存放款利率創下歷史新低,加上置產保值等因素,已逐漸吸引購屋者進場。
再看近期的市場氛圍,包括商用不動產的租金看漲、售價回升,業者競標公有土地,銀行辦理土建融資由被動消極轉為主動拜訪企業爭取業務等,各項因素都有利不動產的後市。
賴正鎰說,下半年不動產市場預期延續第二季走勢,活力會更強──推案量和成交率同步提升,保守估計可達1,700億元上下,景氣復甦腳步如果加快,則有機會挑戰去年下半年推案2,020億元的水準。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台灣繼開放陸客來台觀光、陸資來台投資後,積極與大陸洽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將進一步帶動房地產需求。以香港為例,開放陸客自由行及在2003年中與大陸簽署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後,房地產售價及租金同步大漲,並以商用不動產的售價和租金漲幅最大。
依香港物業估價署的統計,香港在2003年第二季至2008年第二季,不動產租金漲幅依序是商辦、金店面、住宅及工廠。其中,中區(市中心)的A級商辦,每平方米平均月租從港幣275元漲至967元,五年間大漲252%;售價自港幣47,156元漲至232,754元,漲幅更達394%。換算為新台幣,每坪月租達1.3萬餘元、售價衝過320萬元;對照台北A級商辦每坪月租約3,500元,香港高出2.7倍以上。
豪宅(160平方米、48.4坪以上)方面,港島豪宅平均月租自每平方米港幣264元漲至459元,漲幅74%;售價由港幣61,377元漲至189,088元,大漲208%。換算為新台幣,每坪售價已站上260萬元,也比台北豪宅高出一截。(註)
賴正鎰說,從香港經驗看台灣,政府開放陸資企業來台投資、設點,並購置商用不動產、申辦房貸,加上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大幅成長,會先帶動商用不動產需求,使租金及售價看漲;以兩岸大三通後經貿交流的頻繁,第一階段估有2,000家陸企來台設點。
賴正鎰指出,兩岸大三通後,台灣邁出國際化大步,陸資及外資來台趨勢方興未艾。過去因鎖國政策拑制,商用不動產價格十幾年來明顯偏低,加上少有新產品推出,市場已蓄積了厚實的動能,醞釀新一波噴出行情。
其中,台北市區具企業家全球指揮總部弁遄B能滿足跨國企業家多弁鉬搢D、擁有高知名度的A級商用不動產,必將脫穎而出,吸引跨國企業進駐。
資金行情方面,包括存款太多、利率太低,加以遺贈稅率降至10%、促使滯留海外的資金大批回流,使游資苦無去處。依金管會銀行局統計,全體金融機構今年4月底存款總額27兆8,28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5兆8,861億元,一年就大增1兆9,422億元或7.5%,並創新高紀錄;而4月底放款總額僅18兆742億元,反而比去年同期減少435億元或0.24%,主要是受金融海嘯、景氣走低影響。存款比放款多出9.75兆元,可見銀行超額準備及所謂的「爛頭寸」非常多。
至於通膨隱憂,因應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各國競相印鈔票救經濟,使貨幣供給空前寬鬆。過多資金在市場流竄,往往衍生通貨膨脹的後遺症,最近並有若干學者專家提出通膨警告;加以近來油價、原物料如鋼鐵等由低檔大幅翻揚,助長了通膨的疑慮。而不動產向為保值、抗通膨利器,在資金行情的堆砌下,後市看漲。
賴正鎰說,去年下半年受金融海嘯衝擊,銀行辦理房貸成數降至六成五上下,目前已提高至八成以上,利率又處於空前低檔,「現在貸款買房子,幾乎可以忘了利息的存在。」不論是自用或投資型房地產,都是進場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