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條例》五大限制政策即將上路,六都房市買氣瞬間冷凍,去年家戶購屋比也明顯下滑,唯獨臺中不動產轉移棟數仍正成長。對於限制預售屋轉手等政策將上路,鄉林集團董事長、商總主席賴正鎰今天指出,因應市場買盤觀望,不少建商延後推案或改成屋銷售,但臺中購屋潛在剛需強勁,光今年元月家戶數就增加1686戶,預估下半年房市可望迅速回穩。
賴正鎰表示,儘管受《平均地權條例》影響,全國推案量減少,但臺中房市受人口紅利強力支撐,中市民政局統計顯示,臺中市今年元月份在長達10天的年假中,單月人口淨遷入5,777人,家戶數也從12月底1,033,821戶增加到1,035,507戶,人口的增加為房市挹註源源不絕的需求,大臺中25-65歲人口數加起來有170.5萬人;其中25-39歲首購客層佔62.4萬人、40-65歲換屋置產客層佔108.1萬人,潛在購買力十足。
賴正鎰指出,三年的新冠疫情走入尾聲,隨全球各國陸續解封和開放,通膨壓力造成歐美升息因應,但隨著美國今年起的景氣與就業率好轉,加上疫情穩定,出現報復性出遊與消費,通膨壓力降低,市場預估美國升息在今年下半年將進入最後階段,台灣也可能不再隨之升息,利率可望維持在2%左右,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有利房市復甦。
他也透露,打炒房政策持續下,近期土地交易出現鬆動降溫,土地價格回跌,或有的小建商之前買下,已經是帶建照的土地,若有合適的區域地塊,也會納入考慮買下或一起合建,來降低營建成本。
針對政府祭出打房火力最強大的《平均地權條例》五大限制政策,待營建署訂出新的施行細則後,預定今年四月或七月將實施,他推估未來房市可能會有二至三年的盤整期。但他強調,土地價格過去實在漲得是太沒有道理,與建材、工資三漲大幅壓縮建商利潤,如果能夠回跌合理價位是正向循環。
賴正鎰說,很多人問他房價會不會跌?他認為很難,除了營建成本高漲之外,2026年歐盟要開始實施碳稅,台灣也預計在這二年會要求上市櫃公司實行碳足跡追蹤,以及碳稅的準備,將會造成營建成本另一波上漲,新房子降價的機率太小了!
家戶購屋比是區域房市買氣風向球,比對2021-2022年的資料可以發現,去年全台都會區家戶購屋比較前年全部衰退,其中衰退最多是高雄市-0.71%;其次是新北市-0.54%,六都中僅有臺中市微減持平;桃園市家戶購屋比5%居六都之冠,平均每百戶有5戶買房;而臺中市緊追在後,家戶購屋比4.9%,買氣相對旺盛(附表一);進一步以臺中市各區來看,家戶購屋比最高前三名則是烏日、北屯區及中區(附表二)。
臺中市今年一月的建物買賣交易移轉計2,666棟,較去年同期4671棟減少43%,但這是因為農曆連續假期長達十天的緣故造成。仔細觀察臺中市各區交易棟數情形,在清水、豐原及大甲等三區呈現正成長,其中清水區挾著市府積極規劃港市合一,打造海線新生活圈願景,在中古屋仍維持一字頭情況下吸引買盤搶進,一月份年增率達173%居各區之冠。
鄉林看好中台灣購屋的剛性需求不減,目前正規畫彰化與員林的新案,此外也鎖定中科高科技客群,計畫在臺中市海線以及機捷特區、十三、十四期、單元二、單元五等新興重劃區覓地推案,積極與地主洽談合建事宜。他也看好挾著三鐵共構的軌道經濟而站上家戶購屋比第一的烏日區,以及人口紅利最多的北屯區,都是具成長空間的熱門區域。
賴正鎰表示,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正式上路實施的初期可能有觀望心態,部分資金轉往商辦或店面等項目。但他認為此時也可算是「利空出盡」,從內政部長林右昌剛上任就推「新住宅政策三支箭」,可看出端倪,且年底選舉將至,政府會端出更多利多政策。多數建商為兼顧營收與風險分散,今年可能採取(一)爭取與地主合建、(二)參與都更或聯開案、(三)增加商辦或廠辦開發市場等三大策略因應。
賴正鎰強調,今年是鄉林品牌永續深耕年,除了持續大陸土地開發外,目前雙北還有20個都更案推動中,未來五年已備妥超過1000億元土地案量,朝每年計畫維持300至500億元推案量,未來要朝著商業與住宅雙向開發目標前進。
因應全球的疫後生活新形態,各國各企業都在加速推動碳中和與淨零碳排的宣示行動,鄉林已經開始準備投入ESG計畫,另外在涵碧樓酒店方面,也會開始做涵碧樓酒店的管理服務輸出,並開發台灣的第二家涵碧樓。
附表一: 2021-2022年六都家戶購屋比增減比較表 單位:棟/戶
年度 | 2022 | 2022 | 2022 | 2021 | 2021 | 2021 | 2022-2021 |
區別 | 建物買賣 | 家戶數 | 購屋比 | 建物買賣 | 家戶數 | 購屋比 | 購屋比增減率 |
新北市 | 60,184 | 1,6389,08 | 3.67% | 68,295 | 1,620,906 | 4.21% | -0.54% |
台北市 | 28,611 | 1,050,981 | 2.72% | 30,901 | 1,052,596 | 2.94% | -0.22% |
桃園市 | 43,935 | 878,466 | 5.00% | 46,831 | 862,142 | 5.43% | -0.43% |
台中市 | 50,695 | 1,033,821 | 4.90% | 49,990 | 1,017,329 | 4.91% | -0.01% |
台南市 | 23,091 | 716,543 | 3.22% | 26,752 | 709,926 | 3.77% | -0.55% |
高雄市 | 44,897 | 1,128,808 | 3.27% | 37,117 | 1,136,785 | 3.98% | -0.71% |
全 台 | 318,101 | 9,089,450 | 3.50% | 348,194 | 9,006,580 | 3.87% | -0.37% |
附表二:2021-2022年台中市各區家戶購屋熱區一覽表 單位:棟/戶
年度 | 2022 | 2022 | 2022 | 2021 | 2021 | 2021 | 2022-2021 |
區別 | 建物買賣 | 家戶數 | 購屋比 | 建物買賣 | 家戶數 | 購屋比 | 購屋比 增減率 |
烏日區 | 2,819 | 28,336 | 9.95% | 2,077 | 27,378 | 7.59% | 2.36% |
北屯區 | 10,274 | 115,527 | 8.89% | 9,068 | 111,006 | 8.17% | 0.72% |
中區 | 665 | 8,104 | 8.21% | 494 | 7,907 | 6.25% | 1.96% |
西屯區 | 6,223 | 92,710 | 6.71% | 6,312 | 91,128 | 6.93% | -0.22% |
北區 | 3,277 | 61,053 | 5.37% | 3,570 | 60,615 | 5.89% | -0.52% |
沙鹿區 | 1,736 | 32,839 | 5.29% | 1,660 | 31,996 | 5.19% | 0.10% |
東區 | 1,532 | 29,700 | 5.16% | 1,376 | 29,314 | 4.69% | 0.47% |
清水區 | 1,494 | 31,021 | 4.82% | 1,882 | 30,133 | 6.25% | -1.43% |
全 市 | 50,695 | 1,033,821 | 4.90% | 49,990 | 1,017,329 | 4.91% | -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