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十年求一樹 孕育30年「迎賓松」的人文薈萃

松、柏、竹是現代東方美學的典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唐代詩人李商隱以《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詮釋擎天而立的孤松偉岸凌越於眾木之上,表達人生達到理想高度,寄託自己卓然特立的情操。​

看著幼樹茁壯成林,在山上長大的賴正鎰董事長,鍾情於大自然,對於理想建築的擘畫,就是讓土地回歸真正的所有權—自然環境。對綠化植栽,有一套結合土地環境、建築與生活的美感哲理,選用同緯度品種、種植位置與樹型神韵皆須與環境相融合,呼應四季變化,以彰顯建築的氣韻個性等考量,這些專業知識與理念,更突顯其個性堅持與細節挑剔的程度。​

賴正鎰董事長在陶匠老師傅宅院前相中心底最完美的五葉松,無數次的割愛請求,卻被婉拒十年。當年老師傅也是被這棵松樹吸引而決定落腳,歷經十年歲月,兩人因樹結為友人,也特邀老師傅出席「鄉林美術舘」落成典禮,當時就被科博園道的環境與建築精工所感動,年事已高的老師傅幾經深思熟慮後,老松可能面臨孤寂而枯,不如「成全」愛樹人。因為堅持與誠摯,才有今日的「五葉松迎賓樹」,孕育出30年人文底蘊,這就是賴正鎰所謂「引人文、登大堂」的用心及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