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棟高樓大廈從平地蓋起,需經過層層關卡與心血付出,從每吋泥土到每吋花草,都是建設公司用心規劃出的智慧結晶。舒適、安全、美觀、環保是建築的最基本要素,服務社會、開發自然、堅持執著、品質保證則是鄉林的經營理念,建造出一棟棟屬於人類與自然的建築,永續流傳,讓人不禁好奇鄉林建設從買地到蓋好房子中間需要經過多少流程。
鄉林規劃工程部副總林世賢透露,規劃的範圍從最初的土地開發前期配合,評估土地是否值得買?買了以後可以做什麼規劃預估?到把土地買下來都需要配合土地開發部門作業,再來是規劃部開始著手執行相關的報表、繪圖,包括土地買下來會有多少產值、銷售坪數和營建坪數等預估,搭配建築師一起評估產能表。
林世賢接著表示,規劃部的第二部分「建築設計的初步配置可行性」,購買土地之後按照建築法令,我們的設計會依照建築法令規定,例如樓高、內部配置,甚至是與開發商協調要蓋什麼樣的建築,建築設計圖是否合規定?美觀、環保等,都是必做的前置流程。
再來才會進入鄉林建案的「五大會議」,之一為產品定位會議,業務部的產品定位市場調查搭配規劃部所評估的「建築大配置的可行性」展開最重要的商討。之二則是規畫部開始做建築設計,包括地上、地下的建築物、法令相關施工的大檢討,包括建築物的立面、建築物外觀與樓層數,建築物的模型初步畫法提出來。之三延續之二,討論到建築物真正的細項,包括標準層裡面的格局加上房間的格局,還有銷售對象和建材選擇,規劃出目標消費者會喜歡什麼樣的配置和建築材料,風格、設備定位,建築師則開始設計工作、設計圖、模型建造等。
林世賢指出,之四和之五即是開始是行銷規劃開始進行,市場評估擬定銷售策略,銷售企劃、訴求對象、開拓市場,到了之五已經是開案前的最後一次會議,包括銷售中心的選定與建造。市場的變化和市場導向就要隨時調整和臨機應變,依造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地區,顧客訴求與建築規劃都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事前的準備要非常充足」,因為建築一旦開始施工,就很難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