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品、上銀等30家知名大廠即將陸續進駐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龐大就業人口成為南彰化「大補帖」,政府也加緊打通西濱快61線銜接東西向76線快速道路的中科快速聯外道路,加速縮短二林與員林距離,大員林生活圈擴大且中科就業人口的住宅高需求,越來越多中、北部建商跨區到彰化縣推案,其中以最為繁榮的員林市區居多,讓彰化成了六都之外,在今年上半年開工超過千戶的房市熱區。
中美貿易大戰避險需求使得台商大舉回流投資,台灣今年在疫情紛擾中經濟成長率預估5.88%,逆勢站上11年來新高,不少資金在股市獲利了結,改挹注房市,多數人擔心貨幣寬鬆造成通膨,積極置產購屋,房市承接買盤強勁。
內政部統計,台中市今年上半年住宅開工戶數逾1.7萬戶,高居六都之首,且佔全台總推案量30%,其次為桃園市的9042戶。中部房產需求之高,也外溢到鄰近的彰化縣,彰化今年上半年開工戶數為2003戶(詳如附表),是六都之外唯一同期開工超過千戶的縣市,相較去年上半年,年增率更達到77%。推究主因是挾著重大交通建設與高科技產業進駐中科二林園區,連結中彰生活圈與上下游產業鏈,快速擴大相乘效益。
尤其是中科去年已核准上銀光電等28家廠商進駐二林園區,總投資額超過600億元,目前土地核配率逾3成,而封測大廠矽品精密今年3月也宣佈要在二林中科園區投資約800億元,為彰化增7500個工作機會,就業的人口紅利,迅速為彰化房市注入新動能。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說,長達二個多月的三級警戒期,讓不少原本計劃推案的建商暫時封盤,以雙北最為明顯,但中台灣影響則有限,主要是台中與彰化一向是台商大本營,近年台中不動產交易及推案規模穩居六都第一,北部建商蜂擁圈地推案,房市之熱更外溢到彰投地區。
彰化縣從2019年開始房產交易上半年稅收就破億,目前也是省轄市之中不動產交易的冠軍。中友百貨看好中彰生活圈的消費實力,日前已確定標下彰化第二停車場用地,開闢新的百貨戰線,大台中房地產市場也隨科技業與百貨業,拉大戰線到彰化。
員林在地仲介也看好員林消費潛力,他們認為美式批發零售業、國際家具大型賣場,以及大型複合式百貨商場,包括Costco、ikea及秀泰影城,正在做進駐員林的市場可行性評估。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員林人口超過12.5萬人,在升格為縣轄市之前,就有「全國最大鎮」之稱,消費力驚人,現在更站穩南彰化的龍頭,在高鐵與中科加持下,房市供需雙升。根據竹科與中科經驗,購屋主力為高薪工程師,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與二林精密機械產業園區加乘下,可望成為全國主要精密機械、智慧機械重鎮。
鄉林建設副總經理方偉民說,員林是台灣富豪,金融行庫,銀樓密度最高的地方,根據彰化銀行公會統計光在員林就有40多家金融機構,平均每人存款高達238萬元,其中有700位存款破億的富豪,也就是說,每178位員林人中,就有一位是億萬富翁。因此,北、中上市公司的長虹與鄉林不約而同進駐員林,看準當地高消費能力預計推出高優質感建案。
方偉民分析,連同周邊鄉鎮構成大員林生活圈約40萬人,在地大型傳產企業林立,包括建大、正新、美利達、泰山、允強、頂新等10家知名的上市櫃公司,老闆,股東與員工分紅都很驚人,所以購置新住宅的需求極高。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政府投入龐大交通建設經費,以台74線與台76線快速道路來串聯國道一號與三號,縮短台中、彰化直線距離,目前台中市區到員林市只要30分鐘。員林市早在彰化市之前,8年前就完成鐵路高架化,消彌員林鐵道兩側阻隔,區域整合更順暢;員林更新闢彰化高鐵轉運專用道路,從員林直達高鐵彰化站只要10分鐘。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年到彰化視察時,即允諾全額補助連結西濱快速道路(台61線)與東西向快速道路(台76線)的銜接交流道延伸方案,原本僅通到埔鹽的台76線,將往西延伸,連接西濱快與中科二林園區的聯外道路。此段被喻為彰化現代路網「最後拼圖」已於去年8月開工,預計2025年完工通車後,可大幅縮短員林與中科二林園區、芳苑工業區距離,交通與生活機能大躍進。
彰化今年上半年推案較去年同期增加七成,產業、消費與人口等三大紅利相乘,讓南彰化第一大城的員林磁吸建商插旗推案,儼然成房市一級戰區,包括北部的長虹、寶佳、合陽,以及中部的鄉林、坤悅、允將、惠來及昌祐等知名建商到員林推案。鄉林建設去年剛購進員林火車站核心鬧區的惠農段土地,預計11月接待中心人員進駐做潛銷期準備,待今年底前取建照後即公開銷售。
附表:全台H1住宅類建物開工戶數千戶以上縣市統計單位:戶
區域別 | 今年1-6月住宅類開工 | 去年1-6月住宅類開工 | 年增減率 |
---|---|---|---|
新北市 | 7,566 | 10,809 | -30.0% |
台北市 | 4,230 | 5,549 | -23.8% |
桃園市 | 9,042 | 7,141 | 26.6% |
台中市 | 17,474 | 14,530 | 20.1% |
彰化縣 | 2,003 | 1,127 | 77.7% |
台南市 | 4,953 | 4,657 | 6.4% |
高雄市 | 6,564 | 9,035 | -27.3% |
全 台 | 58,683 | 60,292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