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住宅5年來平均縮水7坪 兩代不同堂 年輕人青睞社區住宅大樓與休閒生活

家戶人口續創新低,內政部統計全國平均每戶人口僅2.6人,且生活型態快速變遷,年輕人價值觀轉變,使得「兩代不同堂」現象愈來愈普遍,由於人口簡單,對住宅需求坪數也縮水。從核發建照坪數發現,全台住宅新成屋平均使用面積5年來縮水了7坪。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今天指出,隨著科學園區在北中南設立後,年輕人也能就近在科學園區上班地附近購屋,尤其是電梯社區大樓住宅因為有專人管理,生活便利與休閒設施,大受青睞。但在土地與營建成本墊高房價下,房市坪數逐年縮小,且由北往南襲捲全台,最讓人意外的是臺南和高雄雙雙減少12坪,相當是少了1.5個房間大小空間,成為減幅最大的二個都會區,也就是說,小三房或兩房已成趨勢。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8月,在六都當中,以臺北市家戶人口2.41人最低、高雄市2.44人次之、新北市2.48人、桃園市2.64、臺南市2.43人;臺中市家戶人口以2.78人居冠;時間反推到1990年,平均家戶為4人,但隨著少子化與老年化影響,到2009年首度跌破3人來到2.96人,今年全台家戶人口數依然持續下探。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說,比對使照核發樓地板面積發現,106年全台住宅使照樓地板面積平均每宅約52.02坪,到今年8月底降為45.3坪,5年來減少近7坪。不僅新北市剩下40坪。今年全台家戶人口數依然持續下探,連帶居住需求坪數縮減,全台近五年新成屋平均建坪大幅縮水(詳見附表)

房價高漲與家戶人口減少這一增一減,在居住型態改變加上購屋總價成本考量下,讓近年小宅風潮愈演愈烈,像是鄰近國家日本少子化問題也很嚴重,以東京都為例,每戶人口數已經跌破2人,剩下1.95人,人口老化獨居現象及年輕人重視隱私權自立門戶的小家庭儼然成為家戶主流。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表示,今年下半年疫情好不容易平穩下來,卻遇上物價上揚通膨陰影籠罩,資金行情加上對抗通膨壓力出現的置產潮,讓房市激發出報復性火熱買氣,但由於近年房價因土地、營建工資與建材三漲已經看不到天花板,在總價預算考量之下,建商新推預售案時為求快速去化,順應市場訴求「小三房、小二房」的小宅路線比例續強,雙北新住宅愈來愈迷你之外,就連南臺灣的臺南、高雄二大都會區也是小宅當家。

相對之下,六都當中臺中市不僅以家戶人口數2.78人居冠,新成屋坪數五年內也僅減少4.67坪,而且今年截至8月底止,還是唯一今年與去年相比,新成屋平均樓地板面積達52.43坪逆勢成長的都會區 。

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少子化讓房子坪數變小,因此更講究坪效,臺中新成屋坪數縮減現象較其他五都緩和,最主要原因是重劃區土地多,換屋與豪宅市場相當多元。

他說,像是大臺中到彰化地區是台商的大本營,而且擁有密度最高的工具機械聚落,具備人口紅利、產業投資、高就業率及交通建設、宜居環境等五大成長動能,磁吸鄰近縣市的人口來消費、休閒甚至移居,因此家戶人口比其他都會區多,所以建商圈地行動也轉為更積極。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全台都會區小宅林立是擋不住的趨勢,以往老一輩的家長買房子一定以透天為主,認為有土斯有財,但隨著時代演進,過去大透天每個孩子分層同居的生活型態已經不合時宜,而且很容易產生生活上磨擦。

年輕人重視隱私權,喜歡享受社區的建商房,泳池,媽媽烹飪教室,麻將室,家教室,KTV電影視聽室等娛樂休閒公設,而且上班工作忙,更無暇去追垃圾車、收掛號信包裹,所以導入飯店式管理集合式住宅大樓較符合其需求,且坪數小房價比較負擔得起、住家打掃也相對單純,兩代不同堂讓40坪以下中小宅成為首購主力。

附表:六都近五年核發建築使用執照平均每宅樓地板面積            單位:戶/坪
區別106年107年108年109年110年8月
新北市45.1642.0341.3240.2240.18
台北市50.0952.5341.9343.3045.60
桃園市50.2548.1246.8144.4543.67
台中市57.1052.9052.7647.5852.43
台南市57.4153.4253.2053.7545.10
高雄市52.2651.4248.3650.3440.20
全  台52.0249.8248.1347.3445.30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                             統計/製表:鄉林不動產研究室